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地方文联 > 武胜县

武胜县

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在武胜举办

发布时间:2015-08-10 00:00:00    来源:    作者:

诗歌与武胜的完美契合

——2015中国·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在武胜举办


 

     7月20日至22日,由《星星》诗刊杂志社、成都文理学院、武胜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2015中国·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在武胜县开营。3天的时间里,来自海内外的21位学子相聚武胜,游览了当地风景名胜和现代农业园区,并举行了诗歌交流座谈会。

  参加此次大学生诗歌夏令营的,不仅有国内知名高校学子,也有来自澳大利亚、韩国、英国的留学生。通过参观、访问、交流,他们领略了伟人故里风采,感受到武胜独特文化,发掘出诗歌创作灵感。

7月21日,在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梁平的主持下,参营的21名大学生纵论诗歌,共抒激情,留下了他们思想碰撞的成果。《星星》诗刊执行主编、著名诗人龚学敏,《星星》诗刊副主编、著名诗人李自国、靳晓静,广安市文联主席童光辉,中共武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敦林参加了交流活动。

   据了解,“中国·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自2007年开始,至今已举办八届,在全国诗坛和文化界有较大影响力。

●交流座谈会发言摘编

于文舲(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语言就是达意与修辞的平衡,对诗歌来说尤其如此。我的老师举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比如我认为你很美,我会说你是“美”的,这是达意,但我又不想让你太得意,所以我要减损一点赞美的语气,我会说你“臭美”,“臭”在这里就是修辞。类似“臭美”这样的表达建立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我想这应该是诗歌的追求。 

李金城(复旦大学)

    诗人是这个时代最敏锐的先觉者,我想这是诗人的意义;诗歌搭建了世界内外的通道,我想这是诗歌的意义。如何处理好诗人和这个时代的关系,我想这是一个最亟待思考的问题。也许没有结果,但这个思考本身就是站在自己和时代之外的一种叩问,因此值得我们费一番思量。

砂丁(同济大学)

    对于诗歌写作来说,孤独的英雄主义神话在纷繁复杂的当下世界中需要得到调整,不然只能在内闭自我的幻觉与漩涡中缓慢堕落。由是,叙事恰恰成为一条看似可能的救途。在对一个事件的细致描摹中,他人的面容迫降于那个永远准备不足的自我面前,使得自我以一种近乎于措手不及的狼狈姿态去迎接他人不可回避的目光。 

马晓康(墨尔本迪肯大学)

    我个人认为,只要你生在这个时代,就必须为这个时代去考虑些什么,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如果选择眼盲症,对一切事物视而不见,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写出好的诗歌?诗歌是自由的、真诚的。不应该为了发表而写,诗歌不应该有固定模式,规定去写什么。

蓝格子(辽宁师范大学)

     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以声音与画面结合体的形式展现出来,画面感与诗歌内在韵律流动,是诗人与读者能够更好沟通、产生诗意共鸣的重要载体。写诗就像泡茶,有时,获得上等的茶叶容易,但泡出一杯好茶还需要工夫。诗歌固然有多种写法,风格更是因人而异,但好诗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使人产生生命的共颤,掩卷还思。

莱明(四川大学)

    我常常先写下开头,然后像推导数学公式一步步推导下去,完成一首诗。对其完成度,我常常又作为另一个读者,站在它的对立面审视整个结构,我力图删除“我”与情景之间的障碍,直抵情景之内,我打开了这个空间——我可以看见的,别人也可以看见。

(黎阳 曹东 刘虎 王林/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