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重点文艺家

重点文艺家

胡放(书法)

发布时间:2014-12-12 00:00:00    来源:    作者:

 

胡放,广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出生于前锋区代市镇椅子村,今已年逾六旬,能够迈入艺术门槛,成为书法家,最初是因为家传的渊源。

胡放的父亲叫胡代儒,特别擅长诗词文章,对书法也极有研究,尤擅隶书。由于父亲的缘故,家里摆满了文学和书法作品,加之父亲一直带他学习诗词、书法,使他自幼受到了文学的熏陶,让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12岁开始,父亲专门给他买了书法字帖,并指导他系统地学习书法。

1981年7月,胡放在经过考核,调到了广安县文化馆工作。他在广安真正“出名”是在1983年为县公安局写标语。那年,县公安局邀请当时广安县城的书法名家为其写标语,胡放也应邀参加,由于当时是现场写美术字,胡放没有使用标尺工具就写出了一手漂亮的宋体美术字,得到了现场各界人士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胡放以一手好字在广安小有名气后,仍勤于学习。他扎根传统,关注时风,勤于思考,临池不辍,对传统经典的东西下过很深的功夫,尤其对汉魏的摩崖和碑板做过颇多研究;在帖学和碑学上,对汉、魏碑及颜真卿、于右任等大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过长期的临习。皇天不负有心人,胡放与广安的另外两位书法家贺公藩、彭为华,被人们称为“广安书法三杰”,享誉本土。在当时的四川,他也是声名远播,被列为四川书坛“八大金刚”之一。他善写榜书,尤以隶、行对联见长,慕名索字的人络绎不绝,数幅作品流往韩国、日本和海峡对岸,被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碑林以及一些机构和个人收藏。历年来,他发表了多篇书法理论文章和创作体会,对广安历史以来的本土书法家也作过系统的研究,对广安书法后辈影响颇深。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应运而生,书法艺术浪潮席卷全国。1983年,广安县在全省第一个成立县级书法协会,胡放是具体的筹办人之一。广安县级书法协会的成立在省内文化界引起了轰动,《四川日报》在1983年3月1日第一版显要位置刊发了消息。

10多年来,胡放精心耕耘着我市书法事业,带动、帮助了一大批学子搞书法。同时,他多次通过自己的书法作品,为我市向上争取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并多次捐出自己的作品,参与慈善义卖,帮助他人。也许正是他这种德艺双修的高尚品质,铸就了他的艺术人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