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作品大看台 > 评论类

评论类

写给一代乡村知识分子的悲歌

发布时间:2015-06-26 00:00:00    来源:    作者:

广安文艺2015年第三期作品

写给一代乡村知识分子的悲歌

——读李友胜《我的父亲李大春》有感

■邱秋

 

《我的父亲李大春》,是广安青年作者李友胜为自己两年前去世的父亲,所创作的一本传记性文学作品。文中主人公李大春是岳池乡村一所高中的数学教师,经历了解放前后的种种风雨,人生坎坷。作者将父亲的人生经历以纪实的形式保存下来,借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怀念之情。读完这篇儿子为父亲所作的传记,我为友胜父子的深情而感动,也为其才情而赞叹。没想到他用这样精炼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把自己的父亲写得那样感人,把父亲在动荡社会环境中的生活经历写得那样鲜活。对于一个社会底层的普通乡村教师而言,李大春确实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头上也没有让人眩目的光环,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默默无闻”。不过在我看来,这默默无闻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令人感动的故事,甚至折射出一个社会最本真的精神。所以我很欣赏作者在本书后记中的一段话:“无论名人,抑或普通人,我都能在他们的身上汲取向上的力量,让我领悟人生真谛。”读罢书稿,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作者写的虽是父亲,却无意中为当年那代乡村知识分子唱了一曲动人悲歌。

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作为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小知识分子,李大春属于那种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典型人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他在一个靠艰苦奋斗而逐渐富裕起来的家庭中度过了温馨的幼年时代。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他也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最后考入大学,然后又回到家乡的中学工作的经历。主人公的人生并不复杂,然而就是这简单的人生却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迹:饥荒、文革、改革开放,这一切都在作者的笔下清晰呈现。

李大春有才有智,但遗憾的是他的聪明才智没能得到一个充分发挥的机会,却被一个个接踵而来的政治运动所耽误。这就是他的人生命运,是他想摆脱却又不能摆脱的人生命运。我一直在想,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那代热血青年,李大春也一定是有着自己的抱负的,对数学、物理的酷爱,会让他有五彩的梦想,诸如科学家梦、工程师梦、探险家梦……如果能够按照这个理想、抱负走下去,他的才智和成就或许不可估量。遗憾的是,历史不能假设,李大春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确实被耽误了。他的才华因家庭出身而被埋没,他的理想因政治原因而无望实现。当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春天来到之时,当他从束缚自己的家庭出身枷锁里解脱出来之际,时光,已悄然远去。正因如此,通过李大春的命运我们看到了在那个时代大环境下,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纠结与困惑。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一个知识分子真想实现这样的抱负并非易事。尽管如此,他们中很多人却一直未曾放弃这种情怀,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他们也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努力。这种坚韧的情怀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良心。对一个人而言,良心的坚守最为难能可贵。

 

一幅优美多彩的川东风情画卷

读《我的父亲李大春》,我的第二个感受就是这部作品洋溢着浓浓的川东民风特色。作者凭借自己独具的优势,将自己从小生活的川东一带的乡土风情描写得非常细腻,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主人公成长环境的深深眷念。这在作者描写岳池县中和乡时可谓最典型。请看作者笔下的中和镇:“像是一个温婉贤淑的女子,依江而坐,抚着古琴,熏着香炉,时而低头吟唱,时而对月倾述……你会发现小镇正藏身于翠峦叠嶂里,薄雾缥缈之际,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灵动,川东地区特有的气候与地势造就了它的逶迤多情……沿着陡峭的泥石路顺势而上,穿过江边码头,走进小镇,一排青砖黛瓦的房屋就映入眼帘了。它们沉浸在薄雾里,安然于恬静的农家生活中,阳光金灿灿的钻出来,均匀地涂抹在青砖黛瓦的房顶,耳畔也有倏然滑过的几声鸡鸣,再无喧哗之声……”请不要嫌我这样大段引用作者的文字,我确实不愿让优美的描述变得支离破碎。读完这些文字,你若闭上眼睛,静静想来,眼前就如一幅深沉厚重的油画长卷在缓缓展开,让你的思绪轻轻飘扬,让你的想象自由翱翔,让你记忆的闸门忽然打开,儿时的所见所闻便从遥远的天际悠然而至。于是那浓浓的乡情便在心中弥漫,那熟悉的乡音便在耳边回荡。我也从小生活在川东,每当读着这些文字,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当年的山山水水、古街里巷、民俗院落越来越少,以至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都强烈地呼吁要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们对历史、对传统、对生活的诗情画意的渴望不会消失,而《我的父亲李大春》一书则从一个侧面满足了我们的这种渴望。

在作者笔下,中和人的生活特色也让人印象颇深:“小镇的饭馆,几乎家家门前都支有一口大锅,热气腾腾。不用说,里面一定煮着满满一锅雪白的豆花。食客盈门的时候,那是怎样的热闹。老板系着围裙,手举一把菜刀,沿着锅底一字将嫩白的豆花分开,再用勺子把嫩的、老的豆花分别舀入碗里,再配上打好的油碟,一并端到食客面前。只见食客们用筷子夹着娇嫩欲滴的豆花,蘸着配有辣椒、食盐、香料的油碟,再轻轻放入口中。人们喝着老白干,吃着大米饭,满头大汗,好一副狼狈不堪却又怡然自得的模样。”读着这段文字,我耳边响起诗人艾青的著名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确实,如果没有对家乡土地的热爱,没有将自己真正融入生活之中,要写出这样真挚朴实、细腻感人的文字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细致的观察功夫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读《我的父亲李大春》,乡风民俗,犹如春风扑面而来,荡漾在我们的胸间,让我们沉醉,让我们留恋,让我们不得不为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美而深深赞叹。一部作品,如果能写出一种诗情画意,能够激起读者内心情感的共鸣,那这部作品必有其成功之处,至少作者是倾注了自己的情绪在表达、在讴歌。《我的父亲李大春》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成功的,值得称道。

一部舒展流畅的真情长篇散文

《我的父亲李大春》虽是一部洋洋洒洒近十万字的传记作品,但我却视其为一部长篇散文。这部作品紧扣其父亲一生的经历,围绕不同年代的生活状态行文,既具有叙事文本相对完整的事件,又不是虚构故事的小说。作者通过对时代背景和主人公的种种平凡经历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在那个特殊时代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儿子对父亲的深情。正因为《我的父亲李大春》一书,既有较生动的故事性,又自始至终倾注了作者内心的浓浓情感,因而这部作品便有了一种令人一口气读完的强烈艺术效果。也正是这条情感线索,将父亲的人生故事一个个串联起来,充分凸显了传统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有人这样说过:“艺术的本质是人的观念、情愫、魂魄的文化表达,离开情感和精神,所有形式和技巧都与艺术无关。”确实,一部好的作品,一定蕴含着真情实感,同时也只有蕴含着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为读者展示出一种隽永的精神。我觉得,这在《我的父亲李大春》一书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作为一部传记作品,《我的父亲李大春》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内容真实,情感真实,这与作者的写作动机相吻合。正如作者所言:“我喜欢真实,表达真实的情感,写真实的故事,退一步说即便是去听编来的故事,我也只会喜欢那些隽永的、唯美的、合情合理的想象。”《我的父亲李大春》一书就是作者这种崇尚真实的创作理念的生动体现。我曾和作者就这部作品的真实性进行过探讨,他给我看了很多他找来的关于其父亲的资料,正是从这些资料中,作者看到了其父亲作为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多年来内心的纠结与苦痛,增进了对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父亲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也使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得到了丰富与升华,因而这本《我的父亲李大春》才让我们读起来远离了当今某些类似作品的那种矫揉造作。

当然,作为作者的第一部长篇作品,肯定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内容尚可进一步充实,一些情节的表现还可进一步细化,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可以更深刻。但是瑕不掩瑜,作为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的创作让我看到了广安文学的未来和希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财富,是衡量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