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作品大看台 > 评论类

评论类

财富,是衡量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吗?

发布时间:2015-04-13 00:00:00    来源:    作者:

 

财富,是衡量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吗?

 

    “中国作家财富榜”日前公布。自2006年以来,类似“中国作家财富榜”的艺术类榜单已连续公布数年,似乎收入越高的艺术家,其艺术成就越高。那么,财富能不能作为评价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艺术类富豪榜”能不能反映艺术家的创作水平和对艺术的贡献?由争议沉淀下来的思考,或许对艺术家和文艺界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财富岂能成为衡量艺术成功的标准

■天马长嘶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艺术家,呕心沥血创作出名震中外的艺术品,却与财富无缘,任由穷困在自己的生命长河中肆虐。由此可知,那些认为财富是衡量艺术成功的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的人,是多么的无知与荒唐!

2014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按版税高低排出,张嘉佳位居榜首;2014年度网络作家富豪榜,“80后”唐家三少以5000万的版税收入,再次荣登榜首,连续第三年成为中国最富有的网络作家。却没有人出来说,也没人敢于出来说,这二人的作品已经超越《人间喜剧》,其艺术成就已接近《红楼梦》!

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歌德说,美是艺术的最高原理,同时也是最高的目的。一部作品,不能带给人类以最高的真善美,不能成为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就绝不能算得上艺术的真正成功。

物质是一生之必需,财富是一生之偶然,是真善美人生之万一,何足炫耀?何必追逐?何须煎熬?有评估机构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袁老非常气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袁老这句话掷地有声,深刻警醒国人勿以财富来衡量一个科学家的成就,否则,中国人永远无法在科学领域有巨大突破。科学如此,艺术亦然。

认为财富是衡量艺术成功唯一标准的观点,实际上反映出当代中国部分人“一切向钱看”的低级价值观,是我中华民族的危险之声!理应批判之,远离之。

 

财富与艺术是一对孪生兄弟

■蜀东泊客

 财富有物质和精神之分。艺术可以划为创作之中和创作之后两个阶段。

一个人从事艺术创作,文学的、书法的、美术的、音乐的、雕刻的等等,无论是主观的、客观的,还是主动的、被动的,都会动用创作者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在艺术品的创作阶段,外人是不知道创作者从各方面付出了多少财富的。

艺术品一旦出笼,财富就会作为艺术品最简便的衡量标准出现。当艺术品还没有在市场上找准自己价值定位时,难免会比较尴尬,比如梵高生前还是通过别人帮忙,才卖出去一幅画,而现在,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幅画《田间的野花》已经卖到3.77亿元的天价了。

所以关于财富是不是艺术成功的衡量标准的问题,它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唯一的。财富与艺术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艺术是需要衡量价值的东西,艺术的价值就是它自身的财富,时间则是两者间的支点。三方面缺一不可。

至于如何来区分艺术价值的大小,却又是因社会、因人而异了,就像“宝剑赠英雄,美玉送佳人”,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一样的道理。

 

艺术是否成功与财富无关

■廖纯洁

 

当下市场经济社会,把财富作为艺术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人们忘了追问一句:财富是不是艺术本质的体现?面对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不是。艺术成功在于艺术本质上的成功,即艺术性的成功。而艺术性,是无法一概而论的。

财富是可以量化的,而艺术性是靠艺术作品体现出来的。有无艺术性也就标明了作品有无艺术价值,有无艺术价值就是衡量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能在市场中产生财富;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不可能在市场中产生财富。

作品具有艺术性就具有了艺术价值。作品的艺术性是思想性、真实性、审美性的统一。因此,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容不下财富观念的,它的存留只会使艺术性消失,而艺术性消失,又怎能成为艺术作品,又怎能在艺术领域取得成功?具有艺术性的作品在市场中要经过价值交换,才能体现财富,而这种财富也是由艺术价值来确定的,也就是说,财富是具有艺术性的作品本身所派生出来的。艺术成功与否由作品所具有的艺术性决定,与它派生出来的财富无关。

 

成功的艺术是最宝贵的财富

■侯立新

 

财富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功的艺术是一种精神财富,精神财富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

艺术是人类应该特别追求和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再为有形的物质财富发愁,就能够拥有从容淡定的艺术人生。活着不只是为了创造财富,创造财富是为了更艺术地活着,人人都生活在一种创造的情景中,这情景中能够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

财富是衡量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二泉映月》曾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说过,“这首歌是要跪着听的”,可见它的魅力之大。阿炳创作《二泉映月》时已双目失明,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如果阿炳生活在当下,上一回“中国好声音”或“星光大道”,早已签约不断,成为“快乐男生”是肯定的,说不定还会上春晚。这支曲子没能给可怜的阿炳带来财富,但我们不能否认它艺术上的成功。

这使我想起另一位音乐家贝多芬,26岁时失聪,晚年悲惨、痛苦,57岁病逝于维也纳。据说在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贝多芬是人类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创作者之一。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这些本身就是财富。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以致构成了一门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作者曹雪芹是中国清代的文学家、诗人。曹雪芹自幼在“秦淮风月”之地生活长大。由于政治斗争,曹家这个“百年望族”遭受多次打击,日渐衰微。生活一贫如洗的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创作,披阅十载,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有人说是曹雪芹辛酸之泪,哭成此书。《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显然是不能用财富衡量的。

《聊斋志异》成功的塑造了众多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郭沫若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作者蒲松龄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书香家庭,考取秀才后,屡试不中。因家贫,应邀到别人家读书。后设馆为生。《聊斋志异》写成后,在蒲松龄生前多以抄本流传,在他过世五十多年后(1766年)才第一次刻印。

 财富并不意味着艺术上的成功。这些年以《聊斋志异》内容改编的影视剧不在少数,获得了艺术的成功,也带来了不少财富,有的还刷新了票房纪录。当然,也有改得面目全非的。近年来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剧确实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缺少“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制片商和出版商眼睛都盯着市场,不是用作品去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过分迁就低俗的口味,甘当市场的奴隶。有人说,2014年是中国电影的票房大年,艺术小年。有的影片虽然在票房上大赚了一把,但并不意味着艺术上的成功,在价值观上流向虚无,缺乏人性的穿透力和艺术上的探索性,处处用讨好市场的滑稽噱头、暴力猎艳“愚乐”观众。

 艺术的成功并不怕拥有财富。他们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艺术的成功有时更需要财富的支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资金短缺,一些好的东西出不来,一分钱常常难倒英雄汉。假设《聊斋志异》写成后就有条件刻印,它的影响会提前五十年。《十五的月亮》歌词作者只得了15元稿费,而演唱者创造的财富早已超过百万元了。川剧是传统的,也是大众艺术,但川剧已养不活演川剧的人,这就需要财富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