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文艺聚焦

文艺聚焦

元军制宋的军事要塞——三台寨

发布时间:2015-04-16 00:00:00    来源:    作者:

元军制宋的军事要塞——三台寨

关于三台寨,我市文物专家刘敏之前曾说过,700多年前的宋元交战时期,我市境内既有宋抗元的军事要塞,如大良城、礼义城等,也有元抗宋的要塞,如虎啸城、东安寨、三台寨等。而今的三台寨还有多少战争遗迹呢?前往的路上,我们充满了期待。
一座占地约400亩的古寨
       三台寨位于伏岩村1组。入寨时,该组组长、72岁的周光伟主动为我们当向导。一开始,周光伟便显得特别自豪:“我们这个寨子有点大哦!”他告诉记者,三台寨占地面积约400亩,有近300人,占到全村人口的1/3,解放前还住了不少大户人家。
虽为山寨,但三台寨和其他诸多山寨相比,并不荒寂。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将山寨与外界相接,并在寨内形成多个分支线路。进入寨内,里面相对平缓,民房众多,还有不少蓄满水的稻田,“寨上尽管有一半都是石头梁子,但耕地面积仍有150亩,其中田就有100亩。”
      周光伟说,他小时候就听到一些老人说,以前为躲白莲教,住在寨里的人比现在多得多。很早时,寨上就有一条街,叫罗家街,但在他小时候,罗家街便只是一个老地名了,直到现在,人们还是这么叫着,然而那里却只是一片土。后来在寨内另一个地方又修了一条街,“什么时候修的,我没听说过,但在解放前,还有榨油房、药铺等铺子。但从来没有赶过场,只听以前的老人说,正准备兴场那天,专门请县大老爷来赴宴,人们请县大老爷坐上席,他却连连挥手说:‘不敢(赶),不敢(赶)!’于是,这个场便没有兴起来。”
    “这是不是最早的三台场,没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地说,以前的三台乡,取名就是因为有三台寨,这个寨子在方圆数十里都很出名。”周光伟说,三台乡在民国时期就有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撤乡并镇时,三台乡才并入观塘镇。但原来的三台乡乡政府并不在寨上,而是距三台寨约4公里的草坝场。
关于三台寨的地形,周光伟说,寨子朝华蓥市永兴镇方向一面地势要平缓一些,“但那面修了两米厚的寨墙,有七八米高,像长城那样修的。最早时,上面还有好几门大炮。”而其他几面几乎全为石崖,即使有的地方不太险要,也有高大的寨墙围砌,寨墙上同样有大炮看守。
一道攻防兼备的军事要塞
      周光伟并没有看到寨墙上一尊完整的大炮是啥样子,但他却看见过残存的炮筒子,炮口有一个篮球那么大,而且,直到现在,村民还偶尔会在地里挖出乒乓球大小的炮弹子来。在几个主要防守点位的山梁子上,还建有石窖,最大的深约两米,里面宽1米多,上面有盖子,“听以前的老人说,那是火药库。”
记者来到一处寨沿边,这才发现,三台寨在军事上是多么的重要!
      寨下便是渠江,寨顶高出江面近100米,但若两者处在同一平面上,垂直距离不会超过80米。试想,只需在寨沿上设上一门大炮,江上所有船只都会处在打击范围内,如果对方想通过渠江运粮运兵,能顺利经过此段么?
事实还真是如此。寨沿边有一巨石,奇怪的是,该石临江一面出现两层凹进去的平台,每层高约两米。据周光伟介绍,就在这两层平台上,以前分别设有一门大炮。根据这一地形,即便对方从船上或江对岸使用威力更猛的大炮,也很难轰中设于巨石凹陷平台中的大炮。
     巨石左下方,一座高约8米、厚约两米的寨墙保存完好。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墙石的砌法不一样——从外面看,它似乎全由一块块边长仅有0.3米的方形石头砌成,其实不然,它们全是长约1米有余的条石,只是长的一面全都隐于寨墙中。也就是说,厚约两米的寨墙,里面全为条石,中间并无夯土——像这样的寨墙,想用大炮攻破,根本不可能。而寨上的所有寨墙,据说都是这样的筑法。
      周光伟决定带记者去看西门。他说,三台寨原有5道门,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和小东门,现在只有西门保存完好。
      西门也是临江,但却位于一处陡坡上,也是三台寨最为险要的一道门。出门下行约15米处,有一巨石,据说那是西门的前哨,既可近距离观察渠江方向的敌情,也可对敌发动攻击。如果敌方甚众,此关把守不住,则可及时退入寨内,从寨墙上再次居高临下攻击。即便西门被攻破,也无需惊慌,因为西门里面是一个小瓮城,敌人进入瓮城后,由于空间狭窄,没法大量涌入,寨上守军便可对入侵之敌全部歼灭。
一场写入历史的夺粮之战
      三台寨是否发生过什么大战争,周光伟无从知晓,但他却讲述了一个与战争相关的故事:很久以前,寨上的队伍带着枪炮去攻打蓬安城,对方假装投降。为表示友好,对方设宴款待远方来客。大家都把枪炮单独放在一旁,结果不知是计,枪炮被全部没收,人也全部被俘。
      为进一步查证三台寨的历史,特别是刘敏老师所说的元抗宋,记者查阅了清光绪版《广安州志·武备志》,志文记载:“元至元五年(1268年),宋杨立以兵护粮送大良坪,与匣刺战于三重山,立败。”此处专门对“三重山”作了注释:“三重山,即今三台寨。”而文中的“匣刺”,则指元军将领赵匣刺。为此,记者查阅《元史·赵匣刺传》,原来,三重山一战早已被《元史》收录于《赵匣刺传》一文中,其文如下:“至元三年,(赵匣刺)为东川路先锋使。四年,元帅拜答攻开州,至万宝山,遣匣剌以兵五百人击宋军,生获四十人。五年,兼管京兆、延安两路新军,戍东安、虎啸山两城。宋杨立以兵护粮,送大良坪,匣剌察知之,遂率所部兵与立战于三重山,斩首百五十级,擒获四十余人。立败走,弃其粮千余石,因尽夺其甲仗旗帜而还。”
      让记者纳闷的是,如果元军真的在寨上以大炮扼江,宋将杨立率再多的兵力护粮也是送死,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为何宋军偏偏前行呢?其实,这是记者先犯了一个知识性错误。在宋末元初时期,大炮还没有诞生,连使用火药,也只是用射箭的方式发射出去——这种攻击只对焚烧城楼里的易燃结构有用,在野外交战毫无用处。因此,彼时的两军交战,仍是短兵相接,或以箭刺。即便元军在寨上用抛石机往寨下抛石,也很难将石头抛出七、八十米远。至于周光伟所说的枪炮之战,理应是明清时期的事情了。